教授观点

徐向艺教授、谢永珍教授在2023年第十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发布日期:2023-08-30 13:02 点击次数:

教授简介:徐向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端智库入库专家,改革开放40年社会科学名家,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专家,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律咨询员。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第一届、第二届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会委员。曾任或现任海信电器、山东高速、山东出版传媒、山东航空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与协同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等专著15部,主编《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等教材24部,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以及《经济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
谢永珍,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近几年从事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量子管理研究,中国量子管理理论与实践倡导者,主持量子管理半月谈30期。受聘海尔进行人单合一模式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长期致力于探索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理论创新以及量子管理在海尔的实践。同时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治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管理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外国经济与管理》东方管理栏目编委会成员,中国文化与管理编委会成员,中国·实践·管理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董事会》杂志专栏作家与高级研究员,山东省新旧动能十大产业智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以及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期刊评审专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山东省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等项目。在《南开管理评论》、《管理世界》、《管理学报》以及《外国经济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年第十二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于8月19日至20日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邀请500多位国内外各界嘉宾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与绿色治理”这一主题展开研讨。我院徐向艺教授、谢永珍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演讲。

徐向艺:中国公司治理现代化探析

徐向艺教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公司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途径。

1、治理法治化:公司自治权力、法治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度安排。公司自治权力的三种来源:一是国家法律确定、不得剥夺的权利;二是公司章程的规定;三是公司自治权力还来源于信托关系。公司自治是基于私法自治原则,其核心是确认并保障民事主体的自由与自主。目前,公司自治的障碍不仅来自政府的过度干预,还来自控股股东的“长臂管辖”。母公司通过“长臂”对上市公司过度控制与利益攫取成为痼疾。因此,公司治理自主性机制设计应重点关注:公司战略独立性、公司董事自主性、公司信披双向性、公司利益不可侵害性。公司治理法制化不是要求公司事务都需要法律介入,而是要求法律为公司自治保驾护航!公司治理法治化的基本内涵是:公司自组织权利在先、法治调控权利在后、行政干预权力审慎介入。

2、治理市场化:市场导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徐向艺教授认为,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发育与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成果,是推动公司治理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市场的第一功能是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市场的第二功能是能够促进人们建立信任机制、声誉机制以及有效合作机制。对公司治理而言,资本市场的第二功能意义重大。公司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市场导向:决策科学、权力制衡、利益均衡、运行合规、公司善治。公司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是核心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

3、数智化:助力提升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治理效应。徐向艺教授分析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形成30年来,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中小股东成为公司治理的看客(信息不对称、参与成本高、治理不专业)。在资本市场改革进程不断加速背景下,应将数智赋能作为推动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途径与着力点。一是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为中小股东拓宽更有效率的沟通渠道,建立更具开放性的信息披露机制,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便捷、开放的信息传播与沟通方式使得中小股东合作变得更加容易和现实。三是数智赋能将不断提升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更有效率地实现“用脚投票”向“用手投票”的高质量转变,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落地实施。徐向艺教授指出,数字技术将提升机构投资者治理精准决策功能。在数智赋能大趋势下,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证券公司信息平台、专业信息网站、证券交易市场、新闻媒体)更便利获取海量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分析判断公司投资及运营状况,从而激发参与公司治理动机。从外部治理层面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政府部门穿透式监管的技术手段不断升级,促进监管能力大幅提高。


谢永珍: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驱动因素的组态研究

谢永珍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由“大而全”向“大而强、小而精”转变的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力量。然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创新能力提升、数字鸿沟跨越、协同机制完善、融资渠道增加、营商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成长问题。目前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宏观政策、培育、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等,但基于内外部治理协同的视角探索“专精特新”创新的动力机制,尚属少见。以下两个问题亟待理论研究予以突破:

1. 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驱动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单个要素是否构成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

2. 哪些关键驱动因素会产生联动效应并有效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不同组态间是否存在替代和补充关系?

谢永珍教授基于整体性方法论与组态理论,将企业视为开放的系统,依据技术创新等理论,在构建外部政府支持与市场竞争、内部数字水平、股东、董事会、高管以及融资约束等要素共同作用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TOE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采用fsQCA方法,以334家A股上市小巨人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专精特新企业发明创造的驱动机制的研究发现,政府支持、市场竞争、数字化转型、董事会资本与运作、CEO能力与激励等单个要素不构成创新的必要条件,必须实现要素的协同。总体而言,存在三种组态:(1)无竞争压力、政府支持下的大股东及董事会驱动创新,如中天火箭、广和通等企业。(2)竞争压力较小、企业资金较充足、政府支持环境下的董事会驱动创新,如宏力达、绿的谐波等企业。(3)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资金充足、政府支持环境下的CEO 守正创新,如新光光电、中海达等企业。研究还发现,政府支持与数字化转型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量,若没有政府的充分支持,企业数字技术落后,自有资金不足,董事会资本不充裕,则不适合发明创造类的创新。专精特新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资源禀赋,采用适合自身条件的组态,通过相关要素的资源协同,推动企业的创新。

在本届大会上,我院有八位博士生、硕士生在分会场做了学术报告。博士生张阳报告题目是:母公司超额委派董事与子公司战略选择;博士生李昱潼报告题目是:交错董事会“双刃”效应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基于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图谱分析;博士生张天宇报告题目是: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反向混改的有效性研究;博士生牛璐报告题目是:去产能背景下企业如何“腾笼换鸟”:从资源编排到二次创业——济钢集团的嵌入性案例分析;硕士生綦慧心报告题目是:基于组态视角的国有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前因与后果研究;硕士生贾宇静报告题目是:基于治理机制与技术协同的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组态研究——NCA与QCA相结合的方法;硕士生崔倩楠报告题目是:董事会利益导向型非正式层级的治理优化研究;硕士生覃籍峣报告题目是:非控股股东参与国有企业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文/张天宇)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电话:0531-88364664   【旧版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