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中国旅游减贫实践经验,将旅游帮扶打造为国情教育新课堂新阵地,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高校旅游帮扶联盟于7月5日至9日在云南省元阳县举办首届“阿者科计划”研学夏令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教工党支部及研究生代表参与此次活动,将知行合一精神落实到乡村振兴中,以知促行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7月6日、7日,夏令营深入阿者科村核心区,参观村史馆、多依树景区、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梯田博物馆等,详细了解阿者科计划发展历程和现状,沉浸式体验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旅游项目。8日,夏令营前往建水县,参观建水古城、文庙、朱家花园等,对古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遗产保育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阿者科计划”负责人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围绕中国旅游减贫模式、阿者科计划实践经验、遗产保育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校旅游帮扶与凤庆模式等开展了系列主题讲座,生动且深入地分享了旅游专业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宝贵经验。
通过学习,文旅系师生了解到发展旅游不是非要高举高打,发展大产业、策划大项目,而是要贴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发现乡村振兴发展实践中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高校旅游帮扶工作绝不是照搬成功案例,需要根据乡村实际先行分析自己的特色,再汲取可以复制的经验。除了学习先进经验和运营模式,文旅系师生还就计划的短板和不足进行调研反馈,就阿者科可持续发展、高校旅游帮扶方式等与中大团队、联盟其他高校团队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其中,邵翠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沉浸式感知了阿者科计划从规划到落实的全过程,作为一名研二学生,我意识到不论是旅游规划还是每一项学术研究都应更加脚踏实地,深入实地观察调研,才能获取一手资料,为研究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此次调研的经验收获将转化为文旅系师生以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深化文旅系“党建+乡村振兴”“党建+旅游扶贫”及“三零小院”山东大学乡村旅游辅导站的系列工作,在乡村振兴和高校旅游联盟帮扶中贡献山大力量。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核心区,因其保存完好的遗产区森林、梯田、村寨和水系“四素同构”空间肌理、蘑菇房建筑和哈尼族传统文化,成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5个重点村寨之一。与此同时,阿者科也是典型的贫困村。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邀请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团队,指导带领村民开展“阿者科计划”,倡导“内源式村集体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帮助村民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保护文化遗产、重塑文化认同。2019年起,阿者科村先后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上榜央视纪录片《告别贫困》、新华社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2022年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全球百强旅游减贫案例”,并作为唯一案例出席国际会议,向24国代表作了成果展示,为全球旅游减贫提供一例中国解决方案。(图文/戴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