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4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 管理学院举办项目管理国家标准大讲堂

发布日期:2025-09-28 11:41 点击次数:

9月27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4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项目管理国家标准大讲堂在中心校区举行。活动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济南普华春天应用软件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以“标准接轨,数字赋能——洞察国际工程新挑战·赋能进度管理新实践”为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挑战与创新对策,旨在推动进度管理的标准化与数字化应用,促进“标准驱动”与“数据驱动”两大理念在实际管理中的融合与落地。

开幕式上,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付岩志与济南普华春天应用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丰涛分别致辞。付岩志表示,山东大学作为百年学府,秉承“为天下储人才”的宗旨,积极推动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本次活动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平台,以期推动中国项目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数字化与国际水平提升。宋丰涛指出,国家项目管理标准是应对不确定性、构建管理框架的关键支撑。全国项目管理标委会、山东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前沿理论研究,为国际标准注入中国智慧,提升话语权。普华科技作为实践者,致力于在工业工程领域推动项目管理本土化应用与创新。管理学院MEM项目主任王磊主持开幕式。

主题分享环节,两位专家带来精彩分享。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副主席、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丁荣贵教授从全球视野出发,剖析了国际工程项目面临的多重挑战。他指出,“一带一路”项目管理需从基地布局、治理机制、市场策略和人才建设四方面系统推进,实现从“项目游击战”向“战略堡垒战”的转变,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与持续运营能力。同时,必须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智库,融合本土智慧,加强战略性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全球项目控制协会(GPC)项目控制专家、上海普华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和平则从实操层面分享了国际工程进度管理的数字化实践。他强调,国际工程的进度管理,高度依赖于FIDIC、NEC等标准合同体系。其核心要求远超传统进度计划,更强调计划的系统性、逻辑严谨性和风险前瞻性。一个高质量的计划不仅是施工指南,更是工期索赔与风险防御的基石。国际工程进度管理正从依赖个人经验的“艺术”,转向依托体系与平台的“科学”。构建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是提升国际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此次活动不仅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更为中国项目管理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随着全球基建市场的深度融合,这样的思想碰撞将继续推动中国项目管理水平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文/鹿昊)


版权所有 ©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电话:0531-88364664   【旧版回归】